【精益实践】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:构建智慧财经管理体系,深化绩效、人力资源管理改革,推动医院精益管理迈入智慧高效新阶段
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,公立医院改革也进入关键期。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主体,公立医院发展要从规模化向精细化转型,精益运营成为改革关键。财经管理作为运营管理的重要一环,也从关注“核算、合规”向关注“效率、效果、效益”转变。
【精益实践】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:构建智慧财经管理体系,深化绩效、人力资源管理改革,推动医院精益管理迈入智慧高效新阶段
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,公立医院改革也进入关键期。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主体,公立医院发展要从规模化向精细化转型,精益运营成为改革关键。财经管理作为运营管理的重要一环,也从关注“核算、合规”向关注“效率、效果、效益”转变。
面对新改革趋势及要求,作为区域内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——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秉承“向管理要效益”理念,深化运营管理改革,加强自身财务管理能力,基于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财经管理体系,推动医院整体高质量发展。
2023年,医院正式启用望海康信OES会计核算系统,包含基础设置、总账管理、薪酬发放、往来管理、现金管理、报表管理等模块。通过与业务系统对接,实现凭证自动生成、数据完整准确可追溯、资金管理更高效安全,同时充分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上报的需求。目前,该系统已与HIS系统的门诊收入报表、住院收入报表、药品报表、总务物资报表、SPD系统、固定资产系统、智能报账系统、薪酬发放等进行连接,通过设置自动凭证模板,生成凭证。自动凭证占比提升到75%。
OES智能报账能够将医院各类支出业务,全程纳入预算管控。费用标准清晰、审批流程高效、单据联查方便、内部控制严格,可以高效助力医院支出管控。目前,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通过“智能报账”已实现线上审批,所有报账业务均已在智能报账系统进行报账,提交单据时选择对应的预算事项,能够做到“无预算、超预算不支出”,报账数据自动形成预算执行数据;资金支付完成后,与财务会计模块衔接,自动生成会计凭证。
在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,医院进一步规范经济运行,严格预算管理、强化预算约束,提高了资金使用和资源利用率。
首先,医院完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。一方面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、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、预算归口管理处室、预算处室兼职预算员等机构和人员,从上到下确保全员全部门都参与到预算管理体系中。另一方面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,落实基本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,在制度上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。
其次,医院从预算编制、审核、控制、分析等方面着手,通过OES预算管理系统加持,满足“二上二下”编制要求,并实现预算的闭环管理,达到从事前到事后的全过程管控目标,实现了“预算编制有目标、预算执行有监控、预算完成有评价、评价结果有反馈、反馈结果有应用”。
此外,OES智能报账系统与预算系统连接,有效完成预算执行,实现预算监控。同时能够查看预算执行进度,并按照指标、经济分类汇总执行数据,生成相关可视化图表数据,方便查看与监管。
在预算绩效方面,增加预算绩效评价的功能,灵活纳入符合医院特点和管理需要的绩效评价体系,让管理更便捷、透明和高效。
财政拨款项目通过项目库建立和项目款到账两个阶段完成项目建立、分配资金用途与金额、确认到账,最后通过报账系统完成预算控制。年度结束,预算系统能够按需进行项目完结与项目结转。
医院运营以医疗服务能力为“源”,以成本管理为 “本”,成本核算体系就是成本管理的基石。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体系建设时设定了两个目标:一是以规定准,构建标准化成本核算体系;二是算为管用,算管结合,用数据驱动管理。
实践中,医院基于自身实际情况,将成本一体化管理理念与先进信息技术相结合,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进行周密细致的成本管理改革。基于OES成本管理系统,从科室成本核算、项目成本核算到病种成本核算等维度着手,逐步开展成本一体化工作,同时提升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并推动医院各部门积极参与其中。目前,医院初步构建起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,实现降本增效,为积极应对DRG/DIP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在DIP付费方式改革的大背景下,医院的绩效管理也迎来了新的挑战。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此次绩效改革以实现自身战略目标为前提,对于科室、岗位、病种进行战略目标体系下的价值评价,以学科360经营画像、学科DIP病种画像、病种运营分析模型等多个评价模型为工具,结合各学科特点,向重点学科与病种进行倾斜。
同时对病种与医疗项目进行技术风险、资源消耗、效益规模等多个维度的评价,使用RBRVS点数、DIP绩效两种评价工具,结合KPI(关键绩效指标)和OKR(目标和关键成果)考核的方法,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,突出服务质量、服务效率、学科发展、院内质控,合理确定医院薪酬水平和绩效工资总量,建立动态调整机制,稳步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,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。
通过绩效改革,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建立了“以RBRVS、DIP核算为基础,成本管理、病种运营为抓手、目标管理为导向、专项激励为补充”的综合性绩效评价体系,体现“多劳多得、优绩优酬、效率优先、兼顾公平”的分配理念,为医院解决人才科学性管理、人财物精益化管理、重点学科管理、新医改需求下医院战略目标管理提供全新解题思路。
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,医院构建了覆盖全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,将医院在编、控制数、聘用、外院规培、离退休、遗属等人员共计4300余人全部纳入系统。以员工为主线进行流程、数据、信息的整合,统一全院人力资源基础信息,实现员工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。通过全员参与提升服务满意度,服务于医院人才盘点、人才调配、人才评估、人才发展策略,提升医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。
1.统一全院人力资源基础信息:将人力资源组织架构、员工信息作为医院信息化的基础主数据,与智慧财务、成本一体化系统、绩效奖金系统、HIS、OA、医务系统、护理系统等业务系统人员信息的实时同步,打破信息孤岛,实现员工工号的统一管理,规范、统一基础数据信息和管理口径,消除部门间、系统间无效的数据核对困扰。
2.全院协同管理规范业务流程:建立覆盖全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,以人才管理为导向、员工分类和差异化管理为基础、人事事件为驱动,通过关联业务协同、消息推送、信息自动归集共享等手段,推动全院人员信息自动归集。
3.全生命周期员工动态管理:实现人力资源全流程管理,全面覆盖人员招聘、报到注册、入职管理、人事档案、员工变动、合同管理、考勤上报、薪酬管理、年度考核等业务应用,实时掌握员工动态。
4.全员参与提升服务满意度:通过pc端员工自助、医掌宝移动app,让员工主动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并享受便捷的人才服务体验。员工可实时了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规范、通知事项、待办事宜;可自助查看并修改个人信息,经归口部门审核后生效;可在线提交收入证明和任职证明等,将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服务融为一体,强化员工归属感和认同感。
5.多维统计分析满足工作需要:根据各职能部门管理要求提供多种分类报表,自动生成统计数据。集成护理系统、医务系统、成本系统的工作量及收入支出数据,动态生成人才画像,为组织调整、人员调配、人才使用提供了数据支撑。
总之,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在智慧财经管理体系的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。通过会计核算与报账、全面预算管理、成本一体化管理的重点改革,医院实现了财经管理的高效智慧化升级。在绩效管理方面,医院建立了综合性绩效评价体系,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,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。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,医院构建了全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,优化了人才结构,提升了管理水平。这些措施共同推动了医院向内涵式、精细化、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化,为医院在区域医疗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具有130余年历史传承,是一所融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120院前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,承担着保定市急救中心、保定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、保定市肿瘤医院、保定市眼耳鼻喉医院、保定市远程医学中心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等职能。
医院现有3个院区,建筑面积30.2万平方米,编制床位2600张。医院现有职工4230余人,其中高级职称923人,博、硕士生1308人。担任国家级学术团体常务委员以上28人,省级学术团体副主任委员以上109人,172人在各级学术团体任职。
2023年门诊量191万人次,住院患者手术例数4.5万人次,出院患者12.4万人次。
医院不断优化学科体系建设,建成含有神经内科、普外科(含胃肠外科)、病理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(创建单位),内分泌科、神经内科、病理科、检验科4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,内分泌科、病理科、眼科、肿瘤内科、呼吸内科、心血管内科、神经内科、心血管外科、急诊科、麻醉科、胃肠外科、胸外科1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,中医骨伤科、肿瘤内科、康复科3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,拥有市级医学重点学科37个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及省、市级重点实验室13个,以学科发展带动诊疗水平提升。